基本信息:
矫形骨科副主任 正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副教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五四”奖章获得者。2003年入选北京市高级专家库,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展开
矫形骨科副主任 正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副教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五四”奖章获得者。2003年入选北京市高级专家库,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人才工程,北京市优秀人才专相研究基金资助。2011年入选北京市卫生高级人才工程(215工程)。
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于英国剑桥大学髋膝关节外科中心研修髋、膝人工关节外科学。2002年6月至2003年3月作为访问学者于美国哈佛大学Brigham & Women’s医院, 麻省总医院进修人工关节外科学。2001年起担任《中华骨科杂志》英文编辑,并被遴选为《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人,目前担任Jounal of Arthroplasty中文版副主编,《中华骨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国际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编委。2011年起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近年来,在人工关节领域发表论文100篇,其中10篇发表于J.B.J.S(Am), J.B.J.S(Br), C.O.R.R, JOA 等著名期刊。参与及主编主译专著10余部。 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3名。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关节外科学,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伸膝装置功能与髌股关节并发症的研究(北京市科委新星计划项目资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固定与骨溶解的研究(北京市优秀人才专相资金资助),人工骨在人工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人膝关节及置换后膝关节髌股关节在高屈曲过程中的生物力学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运动学研究,髋关节截骨术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导航系统的研发。
医疗专长:髋,膝,踝关节病,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成人下肢与足部畸形的治疗,擅长人工关节初次置换术与翻修术,擅长成人下肢畸形的矫正。周一新,男,主任医师,北京大学骨科学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 矫形骨科 主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委员会关节学组委员兼秘书; 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委员会 青年委员会 主任委员;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2003年入选北京市高级专家库,并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专相研究基金资助。2011年入选北京市高级卫生人才工程(215工程)。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于英国剑桥大学髋膝关节外科中心研修髋、膝人工关节外科学。2002年6月至2003年3月作为访问学者于美国哈佛大学Brigham & Women’s医院, 麻省总医院进修人工关节外科学。2001年起担任《中华骨科杂志》英文编辑,并被遴选为《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人。Journal of Arthroplasty 中文版副主编。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 秘书长。近年来,在人工关节领域发表论文100篇,其中20篇发表于J.B.J.S(Am), J.B.J.S(Br), C.O.R.R, JOA 等著名期刊。 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3名。
参予设计了多款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系统,及人工关节的辅助系统。是A3人工膝关节系统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也是China Hip人工髋关节系统主要设计者之一。
擅长:髋,膝,踝关节病,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成人下肢与足部畸形,及人工关节及置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尤其擅长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不稳定,假体周围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
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安全性和效率的研究。
人工关节外科学,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伸膝装置功能与髌股关节并发症的研究(北京市科委新星计划项目资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固定与骨溶解的研究(北京市优秀人才专相资金资助),人工骨在人工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运动学研究,髋关节截骨术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导航系统的研发。 隐藏